4日,中國發(fā)布《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介紹近年來中國對芬太尼類物質進行的管控和展開國際禁毒合作的情況,包括與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在應對芬太尼類物質及其前體問題方面深入開展的合作,以詳實的數據和案例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禁毒擔當。這份白皮書再次戳破了美國政府近日以所謂“芬太尼問題”為借口對中國輸美產品再加征10%關稅的虛偽面具,讓美方的“芬太尼謊言”不攻自破。
美國芬太尼問題嚴重至此,原因從來不在外部,更和嚴格禁毒的中國無關。非法芬太尼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進入美國市場,之后又有媒體爆出美國制藥公司隱瞞合成阿片類藥物的成癮性、醫(yī)生過量開具止痛藥導致大量患者上癮的事件。有數據顯示,占世界人口總數5%的美國人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且迄今沒有永久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近乎畸形的需求推動了美國芬太尼非法市場的發(fā)展,才從根本上導致了芬太尼在美國的泛濫。此外,美國的社會治理缺位也讓毒品問題更加嚴重,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就在其自傳中描述過類似情況,許多底層家庭生活的社區(qū)環(huán)境混亂、教育和監(jiān)管缺失,導致不少兒童從小就生活在吸毒、販毒的不良環(huán)境中,形成了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huán)。
諷刺的是,面對這一問題,一些美國政客不是選擇加強國內的藥品監(jiān)管、改善社會環(huán)境,而是將美國人民的痛苦異化為政治借口,甚至以此為由揮舞起關稅大棒,威脅和施壓其他國家。連《紐約時報》都將芬太尼形容為美國政府“對華外交的武器”,這種一切皆可工具化、政治化的“毒癮”或許對美國社會的危害更大。
2023年,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大約有7.4萬美國人因吸食了含有芬太尼的混合藥物而死亡,許多美國官員因此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大加指責,而事實是,那一年中國未向北美地區(qū)出口過任何品種和任何劑型的芬太尼類藥品。但這個“化學方程式的問題”卻常常被算在地緣政治的賬上,當美國政府有新的對華外交施壓的需要,芬太尼問題就常常會連同美國人民的苦難一起,被美國一些政客反復放大炒作,甩鍋中國。
中美此前進行過廣泛的禁毒合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是有目共睹的,許多美國的社會團體和組織因此多次對中國表達感謝。中國對毒品從來是 “零容忍”,中國在2019年5月正式整類列管了芬太尼類物質,是全球最早這么做的國家,這種對任何潛在毒品危害都采取未雨綢繆、提前防范的高度負責舉措,讓包括中美兩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人民都從中受益。
事實上,自中美兩國去年1月重啟禁毒合作以來,中國新列管了46種新精神活性物質,后續(xù)又對包括3種可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前體化學品在內的7種化學品實行列管,這些實際進展和成果也得到了包括美國白宮、國務院、司法部、國土安全部等多部門的認可。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美方就“選擇性失明”,這令人匪夷所思。
中美關系的真正韌性,在于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與全球發(fā)展的時代潮流,這在以往中美的每一次合作中都得到充分印證。美方如果真想解決芬太尼問題,就應該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磋商,解決各自關切。將國內治理失能的責任甩鍋他國、濫用關稅大棒施壓訛詐的行徑治不好美國的“病”,也不能幫華盛頓達到政治目的,它只會將美國的霸權邏輯與戰(zhàn)略焦慮更充分暴露給世界,最終自食苦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