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三月春暖,花開爛漫,漫卷的春色正在神州大地漸次鋪展。一起走進《春天里的中國》,感受大美中國里的滿滿活力、盎然生機。
在氣象學上,一般會將連續(xù)5天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0℃以上作為春季開始的標準。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入春時間差異懸殊,春天通常是在雨水節(jié)氣期間從嶺南向江南擴展,最終越過長江。一般而言,華南地區(qū)是春天的“急先鋒”,不少地方1月份就已步入春天。云南、重慶一帶往往是從2月開始便能乘上開往春天的列車。3月上中旬,春天的腳步會踏遍南方大部。直到4月結束時,春風才能吹綠北方大部。而我國最北端則需要到5月才會加入“春日群聊”。這幾天,我國南方地區(qū)持續(xù)升溫,暖意融融,本周末長江中下游不少地方將接近或到達30℃。不過需要提醒您的是,一輪寒潮天氣目前已經“上線”,將自北向南帶來降溫過程。天氣乍暖還寒,氣溫起伏較大,大家還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著裝。
湖北鐘祥:梅花綻放 春意漸濃
這幾天,湖北省鐘祥市的梅花爭相綻放,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暢游打卡,感受春日美好。
走進鐘祥市明顯陵文化旅游景區(qū),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花香,或粉或白的梅花掛滿枝頭。在梅花的映襯下,景區(qū)的建筑更顯古樸與雅致。莫愁湖畔,梅樹臨水照影,游客停下腳步,用相機、手機拍下這美麗的春色。據了解,當?shù)胤N植梅花已經有近800年的歷史,其中有宮粉梅、杏梅、黃梅等10多個品種。今年自2月份起,各種梅花陸續(xù)盛開,預計花期將持續(xù)到3月初。自立春以來,當?shù)孛刻旖哟慰蛿?shù)量超過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約2300萬元,“春花經濟”正蓬勃發(fā)展。
江西吉安:油菜花海似畫卷 邂逅春日浪漫
油菜花以耀眼的金色花海和獨特香氣聞名,既是農業(yè)生產的重要作物,也是許多地方春天的象征。眼下,江西吉安永豐縣的油菜花已進入盛花期,徒步其間仿佛置身畫中。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到那里看看。
在永豐縣恩江鎮(zhèn)聶家村,連片的油菜花競相綻放,放眼望去,遍地金黃。游人們三三兩兩漫步其中,或駐足賞花、或拍照留念,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據了解,聶家村的這個油菜花基地占地近千畝,是當?shù)剡B片種植面積最大的油菜花種植基地。近年來,當?shù)匾曰椤懊健?,大力發(fā)展現(xiàn)榨菜籽油銷售、農家樂等,依托“賞花經濟”帶動村民增收。
福建屏南:傳統(tǒng)古村有 “花”樣 梅花香來春滿園
現(xiàn)在,福建寧德市屏南縣的芳院村的梅花已經“上線”了。此刻,總臺記者黃珊就在芳院村,馬上來連線她。
芳院村的“清風梅園”,這兩天,這里種植的3000多株梅花迎來了盛花期,紅梅似火,白梅勝雪,近看嬌艷欲滴,遠觀梅林成海。
梅花有多美?看看寫它的詩句有多少,大概就能夠知道?!懊坊ㄏ阕钥嗪畞怼边@不僅是一句贊美梅花堅韌品質的詩句,也是對梅花生長規(guī)律的科學描述。梅花之所以能在寒冷的天氣里綻放,是因為它必須經歷特定的低溫階段,才能促進花芽形成,進而開花。低溫階段對于梅花而言,如同一段艱苦的歷練,也是它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往年芳院村的梅花通常在一月就陸續(xù)開放,因為冬季低溫天氣來的晚,整體的開花期比往年晚了20多天。
其實,梅花是有自己的抗凍基因,它能自行分泌一種抗凍蛋白,防止細胞受到凍害。而且,冬季大部分植物的休眠期,梅花選擇在這個時候開花,也能減少與其他植物競爭,獲取更多的養(yǎng)分和能量。但梅花也是怕冷的,一旦遇到極端低溫,它也會休眠,暫不開放,其實也是在積蓄能量,等到春回大地的時候,再悄然綻放?!懊烽_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這也預示著,當梅花盛開的時候,春天真的就來了。
這片梅園是這個春天芳院村的熱門打卡點,然而芳院村美的可不只是這片梅花。這里是我國的傳統(tǒng)古村落之一,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整個村落的傳統(tǒng)格局非常完整,有90%都是傳統(tǒng)建筑,其中還有60多座是清代建筑。
這個季節(jié)來到芳院村,與賞花踏青最搭配的就是圍爐煮茶了。芳院村的茶也非常特別,叫做“蛋茶”。就把煮開的茶水沖入均勻攪拌的蛋液中,然后再加上冰糖,這就是“蛋茶”。每當村里誰家辦大事、干重活的時候,村民們都會泡蛋茶來接待,這也是當?shù)氐拇褪锥Y。在芳院村,這個季節(jié)還有一個春日限定美食,就是梅花糕。它主要的原材料是當?shù)氐牡毓戏?,關鍵在于用了梅花花瓣熬出來的汁。梅花糕不僅形似梅花,而且入口甜糯、味道清雅,這些也是芳院村正在打造的“花樣”經濟。近年來,當?shù)卦诒Wo傳統(tǒng)村落的基礎上,以花為“媒”培育“花樣”經濟,吸引游客前來賞花打卡,帶動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