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兩屆奧運會金牌得主、中國跆拳道協會副主席吳靜鈺在首屆奧林匹克電子競技周跆拳道項目“虛擬跆拳道(Virtual Taekwondo)”中獲得第三名,這是中國代表團在奧林匹克電競歷史上獲得的首個獎杯。7月12日,吳靜鈺將這座珍貴的獎杯捐贈給首都博物館,期待將奧林匹克精神傳遞給更多公眾。
電子競技運動集體育、文化、科技、益智于一身,打破了時間、場地和環(huán)境等因素阻礙,將科技和運動相結合?!皣H奧委會組織的電子競技比賽是一種虛擬體育,將奧林匹克運動虛擬化、電子化,并不是常見的電子游戲?!眳庆o鈺以虛擬跆拳道項目舉例,要參與奧林匹克電子競技的跆拳道項目,首先必須有跆拳道的訓練基礎,設備會實時捕捉選手的身體動作。比賽也有固定的場地、邊界,需要選手充分運用技戰(zhàn)術進行比拼。“不過,和通常跆拳道競技不同的是,我們的比賽是戴著虛擬現實眼鏡進行的,對手只存在于虛擬世界,沒有身體觸碰的感覺。”
作為一名退役運動員,為何選擇嘗試電子競技體育比賽?面對這一問題,吳靜鈺認為,電子競技能讓更多的跆拳道愛好者、退役運動員更好地參與這項運動,“我身邊有非常優(yōu)秀的跆拳道運動員,在退役之后依然熱愛這項運動,渴望賽場。”虛擬世界更加包容、沒有界限,因身體原因無法進行激烈對抗的選手,或是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在電子競技賽場上都能擁有同樣的性別、年齡、體重,甚至可以與奧運冠軍公平競技。
本次奧林匹克電子競技周,是吳靜鈺與虛擬體育的首次相遇。經過親身體驗,她表示,要想在這類項目中取得好成績,需要更多地體驗、感受,與設備融為一體,并要對戰(zhàn)術有更多思考?!霸隗w驗科技感的同時,虛擬體育也保持著競技的精神,能讓大家從另一種角度去感受體育。”
這次,吳靜鈺決定捐贈獎杯,正是希望奧林匹克精神能被更多的人看到。首都博物館副館長譚曉玲為吳靜鈺頒發(fā)了捐贈證書,并代表首都博物館祝賀奧運健兒再創(chuàng)佳績,對她捐贈獎杯之舉致以誠摯謝意。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蘇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