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頒獎廣場上升起過的國旗、在張家口市區(qū)傳遞過的冬奧火炬、志愿者的制服……一件件承載著冬奧記憶的檔案,成為寶貴的遺產,被分門別類地細致整理收藏。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已落下帷幕,但冬奧會檔案收集整理工作依然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截至目前,市檔案館已接收文書檔案2.6萬件,照片檔案6萬余張,音視頻檔案300個,實物檔案1000多件。
為管理好、運用好北京冬奧文化遺產,以對歷史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善始善終地做好冬奧檔案工作,確保冬奧會各類檔案資料收集齊全完整、整理規(guī)范有序,市檔案館制定了各涉奧單位冬奧檔案收集整理移交進館時間表、路線圖,并多次深入到30多個重點涉奧單位,就文書、照片、音視頻、實物、出版物等各類涉奧檔案的全面系統收集歸檔工作進行指導服務、技術把關和實地培訓。
同時,圍繞后奧運時代,市檔案館積極融入全市冰雪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深入挖掘冬奧會檔案信息資源,打造全市冬奧文化遺產展示平臺。 開展 “垣述冬奧,史存蘭臺”口述檔案錄制工作,記錄好張家口奉獻冬奧的生動故事,留存好張家口這份珍貴的冬奧歷史影像。在微信公眾號開設 “垣系冬奧” 專題欄目,講述好張家口與冰雪的淵源歷史,過往故事。典藏冬奧珍品,建設冬奧檔案珍貴主題庫房及冬奧檔案專題數據庫。開放冬奧檔案信息資源,為社會各界宣傳冬奧文化提供強大的資源支撐。下一步,市檔案館將利用 “6·9國際檔案日”宣傳周, 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可持續(xù)性遺產及冬奧檔案成果進行集中展示。(記者 王映華)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